蕪湖BIM技術應用助力安徽建筑產業現代化
安徽省蕪湖市綠地鏡湖世紀城商業綜合體,利用BIM技術,就能將在這里的“前世今生”進行“一鍵查詢”,既保障了施工效率,又能避免施工失誤。房子在使用之前做過幾次改造、哪堵墻拆過在哪里鉆過洞,只需要一臺普通的電腦便可“一目了然”;分布在各個角落的管線、電梯,哪些達到了維護年限,點擊鼠標一搜便知,輕松做到防患于未然……
“所謂BIM三維設計模型,就好比在電腦上先把這座房子蓋起來,大到整體建筑結構,小到一顆螺絲釘都能一覽無遺。”中鐵時代建筑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安徽省建筑設計領域,蕪湖市是首個使用這一前沿技術的城市。
據了解,傳統的建筑設計流程,一般是運用二維軟件設計模型,設計數據無法彼此關聯,難以解決大型商業綜合體經常出現的設備管線復雜、項目凈高要求高等問題,繼而引發施工難度大、現場返工多、造價難以控制等后果。“BIM技術則讓所有的設計數據關聯成設計信息,有效解決上述難題。”中鐵時代建筑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施工前,建筑結構、給排水、電氣、暖通等專業共同建立成一個三維模型,施工決策者可以在任意視角、任意位置及時發現問題,以制定最合理科學的施工計劃。項目施工時,可利用該三維模型對建筑實現平、立、剖面的任意改動,使管線位置、空間布局更加合理美觀,并確保這一改動不會破壞建筑的其他部分。此外,該技術還能精確統計材料、設備的使用情況,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BIM技術的運用,只是蕪湖建筑領域從“建造”的小河,流向“智造”海洋中的“冰山一角”。一棟棟高樓大廈的背后,總是不難發現“科技”、“創新”的身影:位于城東的東方紅郡小區,靠地源熱泵技術實現四季恒溫;三山區龍湖辦公樓,同時采用了太陽能光伏光熱與地源熱泵兩項新技術;在市區的每一處建筑工地,蕪湖市建設工程全過程監督管理互動信息系統通過GIS、GPS、視頻監控、3G、人臉識別考勤、ID卡考勤、數據交換共享等技術,讓違規施工的行為“難逃法眼”……創新的蓬勃生機,在江城的建筑領域展露出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