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首座裝配式建筑亮相
10個人用1個月的時間建成一棟800平米的3層樓房,建房子就像"造汽車"一樣往上疊,你能想象嗎?近日記者就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親眼見到了這樣的房子。
這棟建筑看起來和我們平時所見并無兩樣,但實際上卻有根本的不同,它的墻體、樓梯、陽臺等等,全部是在流水線上預制好,現場只是拼接和安裝。
徐州中煤鋼結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新穎:不像以前還要攪拌混凝土,還要砌筑,我們這個建筑物在現場人工最多的時候就是十個人,建筑物800平米,要是普通的混凝土建筑物,大概需要20個人左右來操作,而我們這個只需要八到十個人。這個建筑物從開始建設到結束,節省的時間,我們大致統計了一下,應該在30%。
這種裝配式的建筑方式被稱為建筑的工業化,統計顯示,和傳統的建筑方式相比,建筑工業化能實現節水40%、節能30%、節時20%、節材20%、節地20%、減少碳排放20%,而且每建一百平米的建筑能減少5噸建筑垃圾。
中國礦大力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夏軍武:工業化生產,這樣能減少現場的污染,因為粉塵很嚴重,大氣污染實際上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工地產生的污染,由于一些現場的施作業,包括現場的揚塵,這個可能都會對我們的空氣質量造成很大的污染,如果我的產品都在工業化生產以后,在現場只是一個組裝,一個是減少勞動力,一個就是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那么這樣"造汽車"建成的房子安全嗎? 據介紹,傳統澆筑式建造的住宅主要靠人工現場澆筑抹灰,這種手工現場操作,粘合度低且精確性差,而工業化生產使用的建筑構件精度更高,人工方式的建造精度只能達到厘米級,流水線上出來的產品可達到毫米級。而且墻板在生產時兩端都留有鋼筋,拼接時將墻板間的鋼筋按照插口緊密咬合在一起,然后再用混凝土進行澆筑,做到雙保險,使用該工藝建成的房屋非常牢固,抗震指數達到7度以上。
徐州中煤鋼結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新穎:主體結構柱子是鋼管混凝土的,梁是鋼結構的梁,這種結構層次,現在國內外超高層建筑物都是這種結構形式,像金貿大廈,上海中心,他們主體結構都是鋼結構的,所以安全性上是完全沒問題的,它跟磚混凝土結構相比,抗震性能更好。
中國礦大力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夏軍武:安全這一塊應該不存在問題,像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島國,所以地震發生的頻率非常高,但是它的工業化建筑的程度也非常高,已經達到80%,所以在抗震方面,包括一些自然災害方面從工業化建筑這塊基本上技術問題已經解決了。
節能,節省勞動力,既環保又安全,"造汽車"建成的房子好處多多,但是記者了解到,建筑工業化在我國發展仍非常緩慢,是什么制約了建筑工業化?如何才能讓它更快地走進我們的生活?
據介紹,建筑工業化在國外早已不是新鮮事物,發達國家從60年代就開始全面推廣,建筑工業化已成為全球建筑業發展的趨勢。但在我國,雖然國家也在全力推廣,但進度緩慢,就拿中煤鋼結構建設的這個裝配式建筑來說,建成之后核算的成本,平均每平米要比傳統建筑方式貴200到300元左右。
中國礦大力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夏軍武:成本主要是要規模效應,只有建設量達到一定的規模,生產部件都是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時候,它的成本自然就會降下來。
而標準的缺失也是推廣的瓶頸之一,試想,如果"積木"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對于"造汽車"建房子無疑是個大問題。據介紹,直到今年2月,我國才針對目前裝配式住宅發布實施第一批9項標準,6月1號才向社會公開第一批設計圖集。 此外政府的監管模式、研發、技術體系等等也是目前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中國礦大力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夏軍武:應該出臺更多的扶持政策,包括政府的鼓勵政策、相應的規范標準,包括我們的驗收,從產業支持的角度,它實際上能帶動很多相關的產業,也是產業鏈的發展。
建筑業是徐州千億產業之一,2014年11月,徐州市政府辦公室下發的《徐州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中指出,全市將大力推動建筑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等建筑體系。據最新的消息,目前我市一系列配套政策正在積極醞釀,而裝配式建筑將率先運用到棚戶區改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