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力建筑產業化定額體系
作為對傳統建造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建筑產業化正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熱潮、呈現大面積推廣鋪開之勢。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卻是,作為實現行業科學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建筑工業化產品價格信息至今仍未空白!
6月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住宅產業現代化處聯合深圳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舉行專項會議,多部門與多家企業聯合發力,力指建筑產業化計價定額體系,意在填補行業空白,實現價格透明,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行業呼聲
“隨著深圳建筑產業化的全面鋪開,熱切期望盡快制定相關定額標準!”在5月2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舉行的“建筑產業化發展座談會”上,一眾企業代表紛紛呼吁。
而在此前不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部門與廣東省住房和建設廳聯合簽署了一份“共建協議”,其中明確要求:構建適合建筑產業化的造價體系。
在更高層面,在一份即將出臺的、對行業發展產生深遠的文件《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征求意見稿)》中也明確提出,完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建立建筑產業化施工定額體系,制訂針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定額和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為順應高層導向,落實座談會精神,響應行業呼聲,積極推進建筑產業化可持續發展,6月5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住宅產業現代化處聯合深圳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專項舉行“關于建筑工業化-混凝土預制構件計價分類研究”報告及座談會。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保障處、工務署、科技促進中心等有關部門,深圳市住宅產業協會以及十多家會員單位企業參會。
會議現場,多名企業人士紛紛表示,在市場活動中,尤其是項目招投標及商務談判中,計價定額的缺失,大大增加了成本、時間、精力等多方面的耗費,造成了極其不便的影響,“制定計價定額體系可謂行業福音!”
樣本難點
會議現場,深圳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造價信息部部長賽緒志介紹了其團隊歷經兩年多調查、溝通、研究后的成果——《關于建筑工業化-混凝土預制構件計價分類研究》,受到與會企業及有關單位的熱烈討論。價格體系的構成、分類、增量及減量指標、價格水平、招標模式、標準化、規模與價格的關系等問題,成為討論的重點。
然而,賽緒志表示,目前建筑產業化造價定額體系的最大難點在于,收集樣本數據,其背后的原因一是受制于市場發展現狀,能夠提供有效價格信息的樣本不足;二是企業出于價格保密等顧慮,也導致數據收集難度加大。
“而有效數據樣本的缺乏直接導致的結果是,無法制定出相對合適的市場參考價格,更無法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造價體系與標準定額”,賽緒志表示,近兩年,他們也在積極推進價格信息員制度,希望定期收集切實有效的價格信息,但是,他表示“還是比較難。”
一方面,是價格信息空白極大影響行業可續發展,而另一方面,是行業現狀及市場顧慮造成的數據缺乏導致價格體系難以制定。
似乎是一個無法解決的悖論。
但是,“先行先試,創新突破,既是推進行業發展所需,也是深圳作為全國住宅產業化試點城市的題中之義”,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住宅產業現代化處副處長岑巖表示。作為下一步的發力重點之一,會議的舉行也意味著,深圳市建筑產業化相關計價定額體系的更多系統性工作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