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ttp://www.590269.com
4月8~9日,由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中國建筑學會工程建設學術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中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協辦,《施工技術》雜志社、《城市住宅》雜志社、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的新型建筑工業化創新技術交流會在北京勝利召開。
此次技術交流會以“建筑全產業鏈的工業化創新與實踐”為主題,旨在總結近年來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中取得的成績,深入交流工業化設計、建造經驗,探索全產業鏈的工業化發展模式。
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施工技術》雜志編委會名譽主任、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許溶烈,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修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張軍,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葉浩文,住建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調研員阮國強,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熊衍仁,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左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秘書長陳昌新,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本才,上海中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院長李昕,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學東,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書記、副主任婁霓及報告專家在嘉賓席就坐。
在為期一天的技術交流中,圍繞建筑工業化相關課題研究進展、關鍵技術的設計與建造、工業化項目管理及實踐,18位國內外專家做了主旨演講。這些報告內容創新多,科研進展新,結合工程實踐做了積極探索,涵蓋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建筑,融合了結構工業化和內裝工業化,既有對建筑工業化的深刻認識與思考,工業化關鍵技術研究最新進展,又有設計、建造企業工業化項目的實踐探索、技術和經驗積累;既涉及到老舊街區的再生與產業化實踐,又有保障房領域的工業化探索;既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應用經濟性進行了理性思考,又對工業化模式下的EPC管理做了探討;既有目前國內裝配式建筑與3D打印新技術,又介紹了國外整體式鋼結構模塊化、節能木墻系統、模塊化醫院建筑等工業化建筑技術。18場報告各有側重,場場精彩,專業水平高;代表認真聆聽,會議氣氛融洽而熱烈。
作為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之一,建筑工業化將迎來更大發展。此次新型建筑工業化創新技術交流會是對此前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一場全面、深入、到位的總結,同時也是對建筑工業化未來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
以下是來自專家們的報告簡介:
裝配式建筑的再認識
修龍
通過對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厘清當前裝配式建筑的全新內涵與外延。通過對我國建筑工業化發展歷史的回顧、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和問題的分析,提出科學發展裝配式建筑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及其不同層面的解決方案。本文旨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促進裝配式建筑事業科學健康發展。
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思考與對策
葉浩文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我國就開始推廣裝配式建筑。由于多種原因,建筑工業化歷經興起、停滯、再提升等多個曲折發展階段。本報告主要研究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意義;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思考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對策三個方面。2016年以來,在國家政策導向下,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步伐已全面提速,國家層面的產業化發展政策即將出臺,在各種利好政策支持下,大規模推進建筑工業化的氣息正撲面而來,讓我們增信釋疑、抓住機遇、創新發展,全面提升產業化能力,不斷擴大市場化規模,共同迎來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春天。
城鎮棚改建設方式轉型
劉東衛
結合北京光源里城市街區再生與產業化技術,交流新一輪我國棚改在城市更新方面發展方向的思考,介紹國外和北京的項目,從城市再生的角度看如何規劃設計實現大規模的新的一輪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在成本、政策,把產業化、工業化技術如何集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