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大證券
鋼結構仍為新興產業:鋼結構是成熟行業,但鋼結構裝配式建筑/住宅仍是新興產業。以蓋特納曲線為印證,資本市場對于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的認知有過較大波動,但這并未妨礙行業產量的穩步增長。現階段,鋼結構裝配式建筑/住宅仍離不開產業政策的引導與支持。
鋼結構裝配式的造價有優化空間:目前剛性造價(鋼材、商砼、人工)被認為是限制推廣的主要矛盾,但同時需要注意到隨著產業鏈配套的成熟、工程組織模式的變革,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造價有大幅優化的空間。以某住宅項目為例,鋼結構裝配式主體結構造價已較PC預制件有一定優勢,但內外裝環節成本仍偏高。此外,設計環節的深度優化也可以降低總體造價成本,但這需要工程組織模式的變革(EPC)。2019年以來部委及地方配套支持政策陸續出臺,除了提出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目標之外,就產業配套等相關問題也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及方案,或將解決行業良性發展的痛點。
地產商視角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經濟性的來源:1)得房率高,或可提高單價/或作為亮點吸引消費者;2)工期短,新開工->銷售資金回籠的周期縮短,可降低融資需求;3)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在前端造價有較大優勢(地下部分,或開工到銷售回款環節),可以降低地產商即期支付壓力。
三種情景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滲透斜率可更陡峭。住宅領域全面推廣鋼結構裝配式尚需耐心,相關配套的完善仍待時日。如果出現如下情景,則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推廣的主要矛盾將發生變化,推廣斜率可更陡峭:1)勞動力短缺加??;2)地產銷售快速回暖,房企抓緊補庫;3)房企資金壓力較大,通過鋼結構技術路徑降低即期剛性支付壓力。
投資建議:目前A股鋼結構上市公司各具特色,戰略側重方向亦有不同。重點推薦:鴻路鋼構,鋼結構制作環節龍頭,競爭優勢顯著,現金流持續好轉;推薦:精工鋼構,GSB技術體系有亮點,裝配式總裝產能持續擴張,EPC帶動產業角色變化;東南網架,公共建筑領域有項目優勢,醫院類鋼結構建筑為其重要突破口,同時也受益于EPC模式推進;建議關注:杭蕭鋼構,正推動線上線下平臺對產業鏈的整合,同時也受益于EPC模式推進;以及富煌鋼構。
風險分析: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業配套不及預期。